one
2025年初,中伟新氢研发实验室正式投用。仅仅半年后,由该实验室开发的两款电极产品便达到行业先进水平,并成功完成首台套订单交付。这场高效突破的背后,是中伟新氢在研发体系、技术团队与市场开拓上的深度融合。
技术突破:从高起点规划到高质量成果
绿氢产业的发展,高度依赖于电解水制氢效率的提升,而电极正是决定效率的核心材料。面对这一技术高地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伟新氢自成立之初便确立了行业领先的发展目标。
2024年,中伟新氢注册成立,率先组建了一支由国内外顶尖高校博士为核心的研发团队。彼时实验室尚未建成,项目团队便借助外部资源开展前期研发与样品测试,为技术攻关争分夺秒。2025年初实验室投入使用后,研发工作进入快速迭代阶段。
凭借扎实的前期积累和高效的研发流程,团队在短时间内完成了从实验室小样到全尺寸产品的优化与评测闭环,两款产品在关键性能指标上获得客户“达到行业TOP水平”的高度评价,实现了技术行业先进的跨越,为迈向行业领先打下了坚实基础。
体系创新:“应用一代、储备一代、预研一代”的研发布局
技术的持续领先,离不开前瞻性的研发体系支撑。依托中伟在新材料领域的研发优势,中伟新氢构建了“应用一代、储备一代、预研一代”的立体化研发体系,确保技术创新的可持续性。
“在这一体系下,我们不仅聚焦于当前首台套应用的成熟产品,更同步布局多条技术路线。团队同时开展不同工艺路径的电极研发,形成了丰富且层次分明的产品储备,为应对市场高端化需求做好了充分准备。”中伟新氢研发相关负责表示。
更重要的是,该体系始终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瞄准行业痛点。研发团队与头部客户保持紧密互动,通过多轮次技术交流和送样测试,将客户需求直接反馈至配方优化与工艺调整环节,确保了产品与客户需求保持高度一致。
团队协作:以客户为中心兑现交付承诺
首台套订单的交付期正值盛夏,时间紧、任务重、质量标准高,是对团队极限作战能力的一次严峻考验。
面对挑战,全体研发与生产人员实行两班倒工作制,从清晨奋战至深夜。研发人员投身生产一线,边生产边检测,所有人同心协力,确保了交付流程无缝衔接。
这种“以客户为中心”的全力投入,最终转化为对承诺的完美兑现。中伟新氢不仅按时保质完成了交付,其专业的服务精神也深深打动了客户,为未来的长期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市场突破:从“从零到一”到行业认可
本次首台套订单的成功交付,对于中伟新氢具有里程碑意义。它标志着公司电极产品实现了市场“从零到一”的突破,尤其获得了应用于海外高性能制氢项目的机会,品牌影响力初显。
在此前二三十家企业同台竞争的背景下,这一突破显著提升了中伟新氢在行业内的品牌知名度。行业客户对中伟新氢的定义,从行业新秀转变为优质合作伙伴。
赢得客户信任不是一蹴而就的。从小样、中样到大样,从产品测评到技术交流,中伟新氢秉承“材料至善”的极致追求和“科技致伟”的创新精神,每一次样品的性能均超预期指标,每一次技术交流均展现专业支撑,最终赢得客户的认可与订单。
当前,终端用户对电极等关键零部件性能要求日益严苛。中伟新氢的产品凭借可靠的测试数据和应用验证,正逐步获得行业头部客户的广泛认可。
展望未来:锚定绿氢赛道,助力能源转型
海外市场需求旺盛,国内项目稳步推进。在“政策支持+市场需求”的双轮驱动下,绿氢产业正迈向发展快车道,万亿级产业蓝海加速展开。
面对这一历史性机遇,中伟新氢凭借首台套订单成功交付所实现的技术与市场双重突破,已在绿氢材料领域崭露头角。这不仅是一次产品的胜利,更验证了其从技术研发到市场应用的完整链条已全面打通。
大浪淘沙始见金,唯有具备科技硬实力的企业方能屹立潮头。未来,中伟新氢将携手合作伙伴,持续深化研发,致力于产品的更新迭代,不断推动电解槽性能与长周期安全可靠性的提升,为构建清洁、低碳的全球能源体系贡献实质性力量。
中伟新氢公司介绍
湖南中伟新氢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中伟集团旗下先进功能材料板块中伟金能核心子公司,围绕氢能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发展,公司构建了“资源开发-材料智造-循环再生”的全产业链生态。依托中伟集团全球化产业布局与数智化创新能力,中伟新氢深耕氢能材料科学领域的技术突破与资源循环利用,立志成为全球领先的氢能材料科学公司。
公司基于集团镍资源、贵金属资源及全产业链优势,围绕ALK、PEM、AEM等制氢技术路线,开发制氢装备关键材料与部件,突破行业材料技术瓶颈,构建稳定的材料供应链,推动绿氢行业快速发展。产品涵盖绿氢电解槽催化电极材料(热喷涂、电沉积、热烧结;雷尼镍、多元合金、贵金属等)、镍基结构件(镍极板、镍冲拉网、镍弹性网和镍编织网),致力于为客户提供电解小室级部件与材料解决方案。
秉承“材料至善科技致伟”的企业使命,中伟新氢将持续深耕绿氢材料产业,以技术创新助力破解绿氢经济难题,为实现全球碳中和目标贡献中伟力量。